苏州工商年报申报过程中存在多种“陷阱”,主要涉及诈骗手段、填报错误及信息泄露风险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一、年报诈骗陷阱
冒充市场监管人员
手段:通过电话、短信或微信联系企业,声称未进行年报申报或信用存在问题,要求缴纳费用以完成信用修复或年报。
特征:发送含有非法链接的短信,要求输入银行卡号、支付费用;或邮寄到付快件,以企业年检过期为由,责令接受“年检”并支付费用。
防范:年报不收费,切勿点击不明链接,切勿填写银行卡账号信息或转账汇款。
虚假第三方中介机构
手段:通过电话或信息联系企业,要求签订协议并支付钱款进行年报申报。
特征:冒充市场监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中介机构,诱骗经营者进行“身份认证”,从而获取银行卡账号、身份证号及密码等重要隐私信息。
防范:年报唯一官方网站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市场监管部门不会通过短信链接和私联的方式要求缴费。
虚假入口和交易平台
手段: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制作虚假的年报入口或交易平台,诱导经营主体点击并填写相关信息。
特征:骗取银行卡账号、身份证号及密码等重要隐私信息。
防范: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进行年报填报,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链接。
二、年报填报错误陷阱
基本信息填写错误
错误类型:企业地址、联系电话填写不准确,导致无法联系;企业公示股东出资信息未按照章程填写,股东遗漏或股权比例错误。
后果:可能导致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,影响企业信誉和经营。
认缴制认识错误
错误类型:错将认缴金额填写为实缴金额,或者将成立日期误认为是认缴日期。
后果:导致年报信息不实,可能面临法律责任。
财务数据填写错误
错误类型:会计报表数据与年度会计报表信息不一致;误将某一个月当月数据公示为全年数据;没有看清楚金额的单位,误将万元当元填写。
后果:企业公示财务数据错误,影响企业信誉。
三、年报信息泄露风险
不明来源的年报入口
风险:点击不明来源的年报入口或链接,可能导致企业信息泄露,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防范: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进行年报填报,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链接。
到付快件陷阱
风险:不法分子邮寄到付快件,要求企业支付运费,信件中包含所谓《企业年检公告》,以企业年检过期为由,责令其接受“年检”,并支付费用。
防范:切勿按照不明来源到付快件要求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站,切勿填写银行卡账号信息。